吴建·人物记
山城诗联社 盛树强
年青有志立潮头,成本工程献智谋
精益创新争一流,智能制造解君愁
古人云:“君子之学必日新。日新者,日进也。”在勇攀航空发动机技术高峰的征途上,钢机匣加工中心的吴建就是这么一个“日新者”。
敢于打破现状、探究未知、探索新路,从技术员到生产线线长,从AEOS推进主管再到技术组主管,在航空发动机机匣领域的创新实践中,吴建以创新为笔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在钢机匣加工中心,如果你看到一个高大阳光、走路带风的人匆匆忙忙地穿梭在各条生产线上,这人十有八九就是吴建。
2012年7月,吴建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来到南方公司,投身到了航空发动机事业。面对学校里很少接触到的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,初出茅庐的他显得格外好奇:“师傅,这个电极的放电间隙是多少?”“师傅,那台设备可不可以尝试刀具正反倒角技术?”在老职工眼里,这个伢子是一个典型的“问题青年”,脑子里装的全是问号,遇上不明白的非得打破砂锅问到底。
吴建不仅好问,也好记,更好思。每到现场,他都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,里面记满了他主管图号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,时间久了,这个小本子也逐渐变成了他的“百科全书”。也基于此,在中心各类异常复杂的机匣面前,这个小伙儿开始逐渐显现出他的“过人之处”——
2018年,钢机匣加工中心开始小批试制一型机匣,径向扩压器闭式复杂变截面通道加工成为摆在众人眼前的拦路虎。该零件单工序加工周期长、费用高,严重制约型号研制进度。为了打破现状,吴建牵头成立了攻关小组,借助校企合作平台,主动向高校教授请教,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加工参数试验和电极材料试验,建立电火花参数库,给电火花长时间效率带来极大提升。通过自动加工技术研究,以机换人,减少人工干预,实现了24小时自动加工,最终取得加工时间从30天缩短至9天、电极消耗从30根减至8根每件的丰硕成果,全年节约成本数百万元,为型号定型及批生产做出重要贡献。该项目也获得了中国航空动力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。
学优而成 踏上科创征程
径向扩压器电火花项目的成功,让吴建积累了丰富的电火花知识和经验,他开始在中心将这些成果全面推广。
在电火花精密槽加工工艺上,吴建创新设计桥式成组电极替代单头电极,实现涡轮机匣端槽成组加工,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,也实现了操作工一人多机;在电火花蜂窝磨加工工艺上,吴建全新设计盘式蜂窝磨电极替代传统棒式电极,实现了大走刀快进给分层加工,极大提高加工效率,突破了电火花蜂窝磨加工瓶颈,电火花蜂窝磨加工效率50%以上。
技术的创新永无止境。在电火花加工领域取得成效也鼓舞着吴建自己,他开始带领团队向更多的方向突进。
在数控倒角工艺上,吴建带领团队设计了一款可调式通用组合刀柄和专用倒角镗刀,实现了刀具自动浮动切削,孔口正反两面毛刺一次性去除,大大减少了钳工手工加工,该项目也成为了吴建的第一个发明专利。在空气流量替代流函数项目中,吴建通过大量试验,构建了空气流量值与流函数值线性关系图,确定了空气流量值与流函数值转换公式,验证了空气流量试验替代流函数试验的可行性,并制定标准样件校准操作指导卡和加工标准作业指导卡,该技术填补了行业内空气流试验技术空白。
随着公司对AEOS、数字化智能化车间建设的大力推进,吴建也迎来了他工作生涯中的一次大的“业务转型”——他开始踊跃奋战在改革创新的前线,从技术向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转变。
吴建主动向中心提出外派培训需求,并借助劳模大师工作室的便利条件,不断地汲取生产管理、精益管理、自适应加工、在线检测等技术技艺。他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,先后完成钢机匣加工中心7个精益单元的建设,并完成中心数字化车间规划,推进MES系统、数字化检测建设应用,建立起了中心仓储物流系统、工具工装捡配系统。
在钢机匣柔性自动化示范线建设中,吴建作为项目的主要参与者,敢闯敢拼,组建劳模专家团队,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去解读,最终完成13个零件图号、27道工序的全过程柔性自动化加工,真正实现了无人值守的24小时不停机加工。该项目在2023年顺利通过集团数字化车间“最后一公里”L2级评级。
创新永无止境。面对新形势,迎接新挑战,吴建说:“我为能和我们的伟大事业共同进步、成长而自豪。站在加快建设航空强国的新征程上,唯有创新,不负青春。”